一、原煤生产及电煤供应基本情况4月份,六盘水市生产原煤303.93万吨,日均产煤10.13万吨,共供应电煤206.02万吨,日均供煤6.87万吨,供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4.68%。
由于工业发展已较充分,各经营主体间市场划分格局已经稳定,电力法制已较健全。有些国家称为发电厂售电价格或批发电价。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机制输配电网是连接电力生产和电力销售的中间环节,形成自己的价格体系,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定价成本监审其次,通过对电网企业进行定价成本监审,利用科学合理的核定方法促使其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区段制电价,是将用电量分为不同的区段,每一区段制定一个电价,用户的电费等于每一区段中的用电量乘以该区段电价后的累计相加。电力建设、电价管理采用高度集中管理,全国的电价基本上趋于一致。多层次多家办电体制下各经营者之间,是完全可以协调相处、公平竞争的。
只有在这个假设条件下,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我国正在开展电力改革,引入竞争,打破国有垄断,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权,都是改革的重点内容,每一项改革都与电价息息相关。三、多方面因素推动用电增速大幅提高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增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
但是钢铁、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0%;化工、有色行业用电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仍有4.5%和2.1%的增长。(四)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有所回落,但钢铁、建材行业仍快速增长。(二)所有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分省份看,全国31个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云南、四川、广西、重庆和浙江等省份用电增速在20%左右。
1-2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7%、13.1%、16.6%和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用电量69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三产业用电量1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
虽然天气、电能替代等因素对提高全社会用电增速也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影响较小。二、1-2月全国用电量增速创5年来新高1-2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同比分别提高0.6、4.9、11.5和11.7个百分点。1-2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10个百分点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19.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5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
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0%,增速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一、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全面增长据调度快报数据,一季度全国发电量1.5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其中,火电1.18万亿千瓦时,增长8.7%;水电1993.6亿千瓦时,增长2.7%;风电955.6亿千瓦时,增长37.9%;太阳能发电273亿千瓦时,增长58.7%;核电588.7亿千瓦时,增长12.7%。但是钢铁、建材行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0%;化工、有色行业用电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仍有4.5%和2.1%的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的向好,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四)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有所回落,但钢铁、建材行业仍快速增长。其中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0%,增速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第二产业用电量69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第三产业用电量17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用电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发电量和同比增速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二)所有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1-2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2%,增速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用电增长贡献率55.6%。三、多方面因素推动用电增速大幅提高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增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分省份看,全国31个省份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云南、四川、广西、重庆和浙江等省份用电增速在20%左右。虽然天气、电能替代等因素对提高全社会用电增速也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影响较小。(一)工业用电快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因素。
分区域看,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和南方七大区域发电量分别增长10.4%、8.7%、7.3%、11.3%、15.4%、12.5%和11.0%。(三)新兴产业用电保持增长势头。
1-2月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1.7%、13.1%、16.6%和11.2%。制造业的31个行业中,有29个实现了用电正增长。
1-2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5%,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10个百分点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增长19.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升3.5个百分点,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进入4月份以来,全国发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调度快报数据,4月1-6日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0.04%,同比提高4.62个百分点,预计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1-2月份,化工、钢铁、建材、有色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二、1-2月全国用电量增速创5年来新高1-2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同比分别提高0.6、4.9、11.5和11.7个百分点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3%)的省份有18个,依次为:云南(21.8%)、四川(19.7%)、广西(19.6%)、重庆(19.0%)、浙江(18.8%)、内蒙古(16.7%)、北京(16.3%)、安徽(16.1%)、贵州(16.0%)、青海(15.0%)、江苏(14.9%)、湖北(14.8%)、甘肃(14.7%)、新疆(14.7%)、湖南(14.5%)、山西(14.1%)、江西(14.0%)、吉林(13.8%)。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8.0%。河北送出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增加,核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华中送华东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9%。
四大高载能行业累计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行业间用电增速分化。增速超过10%的省份有广东(18.6%)、山西(16.5%)、甘肃(15.6%)、浙江(14.3%)、江西(12.0%)、安徽(11.7%)、吉林(10.2%)。
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72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51小时。1-2月份,全国制造业用电量52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0%,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50.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9.3%。其中,水电68万千瓦、火电589万千瓦、核电113万千瓦、风电49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87万千瓦。陕西送出电量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
发电装机容量增速放缓,发电量实现快速增长。新疆送出电量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6%。
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共有25个省份火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其中,重庆、福建同比增加超过200小时,分别增加230、204小时,海南、湖南、云南、山西、四川、内蒙古、广东同比增加超过100小时,分别增加187、171、129、111、109、108、106小时,而北京、山东、天津、新疆、江苏、贵州同比降低,其中北京同比降低132小时。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的69.9%,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
四川送出电量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东北送华北3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9%。